考完别着急撕书,万一复读了呢?”这可不只是一句高考后的玩笑话,而是很多高四、高五的复读生亲自经历过的尴尬。这段时间,在我们的后台留言和消息里,收到最多的疑问就是“我(我家孩子)中考或高考不太理想,到底要不要复读?”
面对这个比高考试卷上最难的那道选择题还让人头疼的难题,小编听见的对话经常是这样的
——“你家孩子成绩一直不错,要么再试试?”
——“话是这么说,可是,万一明年又考砸了呢……?”
又或者
——“反正是金子总会发光,要不就先让他去读个普通大学,以后再考研去名校?”
——“可听说考研要想考好大学,如果本科学校不给力也很难翻身……”
所以,关于复读这件事,无论你找出多少个理由支持或者反对,后面好像永远都能跟上一个转折词。对不少人来说,它可能真的称得上是纠结“本结”了……
1564449228(1).jpg
一.什么样的学生会想要复读?
只有成绩差的学生会去复读吗?当然不是。除了部分有特殊原因的学生以外,大多数考虑复读的学生都是因为三个字,那就是:不甘心。尖子生们没考上区重点,没考上清华北大不甘心;中等生差一点就能够上好学校不甘心;成绩差的觉得自己运气不好,也不甘心。
这个“不甘心”的群体,一般来说有以下几种情况:
1.大考碰上意外或发挥失常
这是最多见的复读理由。试卷的难易程度“不合胃口”、考场上过于紧张、考试过程中一些突发情况,还有身体问题,交通问题,以及一般人很难想象的“睡过头”问题……等等,都会导致考试的意外。于是,有的自我感觉区重点没问题,中考成绩出来却跌破了眼镜;有的明明平时水平在650+,高考却只有四百多分。
2.填报志愿出现失误
如果说上面提及的种种情况,学生的“不甘心”指数已经到了捶胸顿足的地步,那么更让人泪奔的就是,可能你避过了种种意外,也取得了一个相对较理想或较符合自己水平的分数,然而却因为志愿填报没有经验,或运气不好被”撞车“,导致没有进入理想的大学,或被调剂到了一个丝毫不感兴趣的专业,甚至出现高分滑档,也是让每届考生都欲哭无泪的一场劫难。
3.后起之秀,却为时已晚
每一个班级,都有”笨鸟先飞“的代表,同样的,也总会有那么几只聪明的鸟儿,倔强地要”晚飞“。初高中时期本来叛逆心理就严重,这部分学生对学习生活产生厌倦又在外界网络游戏等各种诱惑下,图一时潇洒,直到高二甚至高三才在家庭或老师的压力下,意识到高考的逼近和时间的紧迫,开始把聪明从游戏转向了学业,虽然也付出努力了但还是为时已晚,提升空间很大。
4.目标明确,有很强的名校情节
小编身边就有非211和985不上,或是非清华北大不走的同学,这部分学生自身实力一般也不差,也有足够的毅力,现实与他们心中的梦想差距不大,有时仅仅是一步之遥。
5.被父母逼迫强制,不得已而复读
二.你到底适不适合复读
分析了一堆,最终还是要回到这个拷问。小编也看过不少网友的建议,有人说,复读总不是什么坏事,特别是那些中高考发挥失常的,有强烈复读欲望和学习潜力的人适合走这条路。你看马云和俞敏洪不都是复读了两年,高考了三次过来的吗?也有人说,复读对大多数人来说没必要,特别是一些成绩太差的,自制力不行的,还有遇大考容易紧张的学生,根本不适合复读。条条大路通罗马,改变有些人命运的,可能不是读书,而是回老家种果树。
大家说的各有道理,但这确实是一个没有答案的疑问。参加复读的人,最后境遇也不同。除了俞敏洪复读两年考上北大,马云复读考上杭州师范,李安复读考上艺专影视科这些例子外,关于复读的悲剧喜剧层出不穷。
2014年,河南许昌的刘奇梅高考成绩仅485分,当时只够一所三本大学的她,却在复读一年后,被康涅狄格大学(全美排名第57)、加州大学圣塔克鲁斯分校和罗格斯大学等多所国外名校录取。在哈佛大学读硕士的杨朦,当年高考连省大专线也没有到,复读一年就成功“逆袭”,进入了深圳大学。但特别是近些年来,很多因为复读成绩不理想而造成心理问题,酿成悲剧的例子也是频频发生。
到底要不要复读,其实更多的应该取决于每个人自身的实际情况,以及自我的认知和决心。小编觉得大家在难以抉择的时候,不妨先多问自己几个问题,比如:我是自己想复读,还是不想违背爸妈的期待?我是自己没考好,还是爸妈觉得我没考好?复读对我最重要的意义是什么?是内心对知识对名校的渴望,和为了以后找工作时不因学历被拒之门外?还是可以让父母在亲戚面前有足够面子或自己在同学聚会上抬得起头?如果选择复读,我是否能有毅力把这一年好好坚持下来,又是否有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去接受可能不太好的结果?
当然,这个选择的过程,也需要我们的家长和孩子的良好沟通。毕竟,再战一年,上战场的还是孩子,要先倾听孩子自己的想法,尊重孩子的意愿,再提出自己适当的建议,千万不要一上来就说“你一定要给我……”
三.人生没有天花板
高考经常被人说是“人生最后一次不看脸的竞争”。但不管你是考砸了不甘心,还是志愿没填好不将就,又或是当初没听毛主席的话好好学习,后悔了,也不管大家百般纠结后是选择复读还是其他道路,其实最重要的还是要在清晰认识自我的基础上,以平常心去面对高考这个事情。
毕竟,没有人会因为高考赢得所有,也没有人会因为高考输掉一生,它不是我们人生的天花板,考上了清华北大或是哈佛耶鲁,难道就代表人生是成功的了吗?这一次名落孙山,难道人生就一直待在山底了?记得2013年的辽宁高考状元刘丁宁,在拒绝香港大学的高额奖学金,选择退学复读时,多少人在网络上纷纷不解说她一定是读书读傻了,可是第二年这姑娘继续摘得辽宁高考状元的桂冠,被北京大学中文系录取。你看,彪悍的人生到哪都一样彪悍。而在高考中失败,人生却依旧“开挂”的人也比比皆是。“饿了么”不是也告诉我们:“放轻松,高考只是决定了你在哪个城市点外卖”吗?
其实中高考失利,说白了就和小朋友在学走路时不小心跌了一跤一样。不管你是嚎啕大哭,决定再也不走此路,还是立马起身,立志在哪条路跌倒就要在哪条路闯出一片天,关键是你要抓紧爬起来,选择一条真正适合自己的路继续往前走。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到底要不要高考复读,七月都快到底了,哭过,埋怨过,不服气过,也冷静下来分析过,就尽快给自己下一个决定,然后去行动吧。祝大家好运!
北大青鸟二十年来,帮助了85余万有IT梦的年轻人实现了自己的IT梦想,支持他们成为受人尊重的专业人才!也希望每一位父母,能在为孩子考虑之时,多听听孩子的心声、多看看行业的趋势、多了解下学校的实力,携手创造美好未来。